参赛作品题目:失落的湛卢
作者:逍遥书剑侠
日期:2007年9月29日
所在区服:山西区 挂月峰
失 落 的 湛 卢 作者:逍遥书剑侠 值此十一佳之际,谨以此文献给梦幻西游里技艺精湛的打造师以及心心相印珍惜友谊的朋友们,祝你们节日快乐!本文纯属虚构,绝对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一
贞观初年,天下大旱,大片土地颗粒无收,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皇宫里的气氛和炎热的天气一样郁闷难耐,唐王忧心如焚的在大殿上走来走去,群臣们都默然无语,一副无计可施的样子。唐王徘徊良久,慨然长叹:“水旱失调,皆为人君失德。上天呵,你应当惩罚的是联,百姓有什么罪过,要遭此灾难呢?”
大臣魏征上前说:“干旱实属天灾,皇上不必自责。听说京城有个叫袁天罡的道士神机妙算,不如请他来求雨吧。”
唐王沉吟片刻,挥了挥手说:“只好如此了,传袁天罡!”
片刻功夫,一位手拿拂尘,身着道袍,长须飘飘,慈眉善目的老人步入内廷,向唐王作了个揖:“贫道袁天罡,拜见皇上。”
唐王开门见山的说:“久旱不雨,民不聊生,不知你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袁天罡掐指一算,皱了皱眉说:“求雨之事得烦请皇上亲自出马,而且路途遥远,恐怕……。”
唐王急忙说:“只要能够解除黎民之苦,劳顿我一人之身有何不可?有什么办法就快说吧。”
“那就请皇上到东海向龙王求雨吧,沿途要视察灾情民情,以诚心感动上天。”
“好!百姓尚在水火之中,我愿即刻动身,一日不可多等。”
唐王只带了几位近臣和侍卫,就跟随袁天罡向东海进发。一路上,唐王看到饥民讨食,哀鸿遍野,总是不免长吁短叹。他路过之处,都要嘱咐地方官员减免赋税,不要劳民伤财,有粮的放粮,没粮的开关让百姓外出觅食。沿途百姓见唐王如此关爱百姓,都十分感激。
在袁天罡的指引下,唐王不顾旅途劳累,昼夜兼程,七天时间便来到了东海湾。在龙舟上,袁天罡设下祭坛,唐王洒酒祭海,虔诚祈祷。须叟,海面上乌云密集,电闪雷鸣,大雨倾盆而下。臣民们欢呼雀跃,山呼万岁。
突然,海上掀起狂风巨浪,龙舟在风雨中摇摆不定。唐王连日赶路,饮食不周,头晕难耐,急忙抽出腰间的宝剑,想以此来支撑自己。事与愿违,宝剑竟然脱手而飞,落入海中,唐王一时招架不住,晕倒在船上。
唐王醒来,已在建邺县衙内。臣民们见唐王醒来,都喜从心生。建邺县令上前叩见,说:“皇上的嘱咐臣等都已照办,建邺百姓对您的关爱甚为感激。只是您的宝剑丢了,臣派出数十名善水之人捕捞,直到现在也没有找到。”
唐王惋惜的说:“那可是上古名剑,号称天下第一剑的湛卢神剑,可惜!”
魏征说:“眼下干旱初解,不宜劳民。皇上当效法楚共王失弓之事,楚人之弓楚人得之,只要物尽其用,又何必在乎剑在谁手?”
唐王听后默然不语。袁天罡也上前劝道:“湛卢乃王者之剑,入水则化龙而去。只是此剑一失,也会引发意外之事。”
唐王问:“此话怎讲?”
袁天罡说:“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倚。剑虽丢失,民心已得。只要心系百姓,即使有灾祸也会逢凶化吉。”
唐王点了点头说:“剑乃身外之物,丢就丢了。此行虽为劳苦,终有结果,应该高兴才对。”
唐王贵为天子却轻车简从视察灾情,体恤百姓,冒着生命危险为民祈雨的事情,很快在民间流传开来。百姓们深受感动,交口称赞,为天下有这样一位仁义之主而高兴,就连趁着灾荒闹事的盗贼流寇也自惭形秽,散伙了事。
旱情缓解,民生有望,朝野上下,一片欢欣。然而,唐王丢剑的消息不胫而走,官府多次派人打捞都没有结果,一些好事者、投机商人也掺和进来,都想得到这一把价值连城的上古名剑。据民间传说,许多外族的人听到以后,还乔装打扮成唐人,雇佣商船到东海打捞。
[ 本帖最后由 lanjinglei666 于 2007-10-1 11:52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