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 745|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网游弱智论”忽悠了谁?(标题不长才有人看.知道了么?....)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6-1 21:42:1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广东
    引言:“网游对于孩子的智力发育是极其不利的。沉迷于网游半年以上,智商会有明显的下降;若是沉迷网游3年,智商将下降10%,也就是说,智力90的正常孩子玩网游3年,就会变成弱智。”3月22日,《防治青少年网瘾,促进身心健康》科普报告会在郑州科技馆举行,“帮助青少年戒除网瘾第一人”陶宏开教授在会上如是说。


“网游弱智论”忽悠了谁?


    小时候,大人们经常这样“教育”我:不要说谎,说谎会把牙齿掉光!不过漫漫人生路,谁能不说谎?在我由胆战心惊到镇定自若的“说谎成长历程”中,除了换牙,也就再没有掉过牙齿了。如今嘛,谎自然是说过,只是牙齿也没见掉过。

    把成人世界所不认同的事物妖魔化然后吓唬小孩,正是我国儿童教育的一贯做法。君不见,在文学作品中,要表现某个人的穷凶极恶,通常会有这么一段描写:小孩夜里哭闹,只要说再哭,某某人来了!于是孩子马上闭嘴。我以为这样蹩脚的教育方式只是存在于我们儿时或更早以前的那些年代,又或者仅存在于作家的想象当中。不过很不幸的是,原来不但是普通的老百姓,连我们的教授、教育专家们,至今仍然在继承着这一“光荣传统”。

    陶宏开教授爱护孩子的心情可以理解,“憎恨”网游的心情也可以理解,不过以其堂堂一介教授之尊,说出“网游可使孩子变弱智”这样的话来,就有点让人不理解了。虽然陶教授提出了许多数字,似乎言之凿凿,但仔细一看,这些数字如何得来的,又是根据什么调查、研究或依据得来的,我们一无所知。这些数字究竟是陶教授认真做了普查,还是拍脑袋想出来的,我们更无从考证。不过,以我一个普通人来看,对此结论就深表怀疑。我不知道陶教授是否玩过网络游戏,现在网络游戏的仿真度越来越高,受欢迎的网络游戏在玩的同时也要付出一些脑力活动的。而既然玩游戏也需要运用智力,就不存在使人智力迟钝,乃至“弱智”的情况出现了。说句实在话,弱智的还真玩不了游戏呢。现在我们的部队在作战教学上,都是以“电脑游戏”作为教学方式的,不知道这样教学,会不会使我们的战士都变成弱智呢?这真不得不让人担心啊。

    每一个年代的孩子,都有其热衷的游戏和玩意。无论是过去的任天堂的红白机、街头游戏机室,还是现在的电脑游戏、网络游戏,都令无数孩子神魂颠倒,趋之若骛。孩子们的娱乐爱玩的天性一向在各种游戏面前暴露无遗,而这一点,又恰恰是家长老师们最为忧心忡忡的。于是乎,妖魔化网络游戏的言论从来就不曾停息过,把所有青少年的过错都往网络游戏身上推更是家长老师乃至社会的拿手好戏。青少年打架、逃课、暴力犯罪,通通都是网游惹的祸。这也好,有了网游这个大箭靶,家长、学校,社会,都可以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了,只要有网游存在的一日,青少年问题就是由网游引起的,与其他无关。

    网络游戏只是一种娱乐产品,是好是坏很大程度取决于使用的人。对孩子玩网络游戏,是需要社会、学校和家长给予正确的引导的。但这种引导,绝不是简单粗暴的禁止和打压,甚至是欺骗和恫吓。大禹能把水治好,也是因为他采用了疏导而非堵塞的办法。只堵不疏,效果必然适得其反。同时,对青少年给予良好的教育和正确的思想引导,是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共同责任,青少年的问题更多是缺乏良好教育而引起的,而不是玩网络游戏玩出来的。青少年一出问题,就把责任往网络游戏上推,这不仅仅说明我们青少年教育的软弱无力,更是一种极其不负责任的体现。

    最后,奉劝我们的陶教授,时代进步了,不要再吓唬小孩子了,否则,不是网游弱智,而是你有点弱智了。

[ 本帖最后由 xyqmhxyzwj01 于 2008-6-1 21:43 编辑 ]
收藏收藏 分享淘帖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赞赞(0)
【论坛近期活动汇总】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沙发
发表于 2008-6-1 21:50: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东
哦呀,不会又把沙发丢了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
发表于 2008-6-1 22:04:5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
板凳啊,还在不在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