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却说唐僧四众在山游玩,忽抬头见那:松篁一簇,楼阁数层。唐僧道:“悟空,你看那里是知什么去处?”行者看了道:“那所在,不是观宇,定是寺院。我们走动些,到那厢方知端的。”不一时,来于门首观看,见那松坡冷淡,竹径清幽。往来白鹤送浮云,上下猿猴时献果。那门前池宽树影长,石裂苔花破。宫殿森罗紫极高,楼台缥缈丹霞堕。真个是福地灵区,蓬莱云洞。清虚人事少,寂静道心生。青鸟每传王母信,紫鸾常寄老君经。看不尽那巍巍道德之风,果然漠漠神仙之宅。三藏离鞍下马,又见那山门左边有一通碑,碑上有十个大字,乃是“万寿山福地,五庄观洞天”。长老道:“徒弟,真个是一座观宇。”沙僧道:“师父,观此景鲜明,观里必有好人居住。我们进去看看,若行满东回,此间也是一景。”行者道:“说得好。”遂都一齐进去,又见那二门上有一对春联:“长生不老神仙府,与天同寿道人家。”行者笑道:“这道士说大话唬人。我老孙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在那太上老君门首,也不曾见有此话说。”八戒道:“且莫管他,进去进去,或者这道士有些德行,未可知也。
及至二层门里,见众道童从门里掩面拂出,有叹气状,垂泪状,呆若木鸡状...尽是一遭死气沉沉之相。唐僧大惊,问众徒弟道,“徒儿们,此地也是道家宝地,怎的如此暮气,莫非妖怪作祟不成?”行者戏言道:“造得个如此金玉好门面,尽藏败絮于内,妄称与天同寿神仙人,却似沽名吊誉二流辈.”有道观弟子闻之,且作揖道“贫道镇元大仙五庄观门下,长老们宝刹何方?”三藏见那道童骨清神爽丰采异常,乃非俗辈,忙道“贫僧乃东土大唐唐王架下唐三藏,奉主唐王之命,去往西天雷音拜取真经”道童躬身道“原来是大唐长老,失迎,请上殿。”
三藏欢喜,遂于其上正殿观看原来是向南的五间大殿,都是上明下暗的雕花格子。那仙童推开格子,请唐僧入殿,只见那壁中间挂着五彩装成的“天地”二大字,设一张朱红雕漆的香几,几上有一副黄金炉瓶,炉边有方便整香。古
唐僧上前,以左手拈香注炉,三匝礼拜,拜毕回头道:“仙童,你五庄观真是西方仙界,何不供养三清、四帝、罗天诸宰,只将天地二字侍奉香火?”童子笑道:“不瞒老师说,这两个字,上头的,礼上还当;下边的,还受不得我们的香火。是家师父谄佞出来的。”三藏道:“何为谄佞?”童子道:“三清是家师的朋友,四帝是家师的故人,九曜是家师的晚辈,元辰是家师的下宾。”那行者闻言,就笑得打跌。八戒道:“哥啊,你笑怎的?”行者道:“只讲老孙会捣鬼,原来这道童会捆风!”三藏道:“令师何在?”童子道:“家师元始天尊降简请到上清天弥罗宫听讲混元道果去了,不在家。”行者嗤言道,“既是上方仙师,何以道观人气至此,弄个人人哭丧,面面忧伤,上方仙师,奈何祸事焉?我师徒虽然不才,却也有几手拿妖捉怪的本事,若有难处,也让小僧一解你家上仙烦恼。”道童闻言叹道:“长老好意心领,只是这道观之事,非常理所能道也....”正说之间 |
评分
-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