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人小说:剑客传奇

2015-11-8 00:51| 发布者: 梦幻天官| 查看: 1284| 评论: 0|原作者: 半夏微涼

摘要: 我是剑客 (一) 残阳如血。 尘沙遮天蔽日。 我执剑与他对峙在巍峨的城门下,纹丝不动。 眼神比冬日里肃杀的空气更冷。 一旁的老树在寒风中簌簌发抖,枯枝上摇晃着最后一片黄 ...
我是剑客
(一)





     
    残阳如血。

    尘沙遮天蔽日。

    我执剑与他对峙在巍峨的城门下,纹丝不动。

    眼神比冬日里肃杀的空气更冷。

    一旁的老树在寒风中簌簌发抖,枯枝上摇晃着最后一片黄叶子,做着毫无意义的挣扎。

    我们都在等一个时机。

    高手之间的决斗,胜负不过毫厘之间。往往拔剑的瞬间已定下了生死。

    毫无疑问,他也是有着这样觉悟的一等一的剑客。

    随着一声刺耳的老鸹叫,枝上挂着的最后那片黄叶子,终于被飞过的老鸹扑棱棱扇翅的风带落,打着旋儿掉下。

    他的眼皮微抬了抬,对,就是现在。我拔剑,出招,动作干净漂亮,一气呵成。

    然后,我的肩头挨了一掌。





    “师兄,你已经举着笤帚在寺门口一动不动站了一个时辰了……”小师弟拍了拍我的肩,接着一声惨叫,抱着自己被笤帚打过的头悻悻道。

    “师弟,作为一个剑客,必须要有坚忍的品格,才一个时辰而已,对于一个优秀的剑客来说……”

    “然而路师兄,剑客也是要吃饭的,你这样挡在门口,我并不好出去买菜。”

    我打量了一下身后古朴沧桑的寺门,确实不怎么大,刚够两人并行通过而已,有人站在中间的确影响过路。于是我抱歉地冲师弟笑了笑,放下笤帚,侧了侧身,供小师弟通过。

    “路师兄,记得在方丈回来前把院子里的落叶扫干净了,不然又要被责罚的。”师弟临走前又嘱咐了我一声。

    想起整晚整晚地整理经书抄经文念佛经,我不禁打了个寒战,紧张迅速地开始了清扫满院没过脚背的落叶。

    其实我一直很纳闷为何寺院里要种落叶子的树。就算常绿树比落叶树要贵那么一点点,但作为皇城里享着皇家香火的化生寺,不至于连这点钱都出不起。后来,我想原因大概是这样的:反正院子并不由方丈他老人家打扫。

    我的师傅,住持方丈他老人家,法号空度禅师,平日里总是云游四海,传经讲佛,行踪不定。虽然整个长安城提到空度禅师,都是对他虽贵为皇家寺院主持方丈,却苦行僧般独自四处布道的的敬重与称颂,然而我总疑心他只是甩开大伙儿,方便自己公费到处旅游罢了。即使师傅常说他去的那些地方多为未开化的蛮荒之地,不可否认的是,据说那些地方风景大多还不错。

    算算他往日里惯常的云游时间,是该要回来了。

    通常,师傅还喜欢在云游后,广邀各同道中人前来一起参研佛经,互通有无。当中我与师兄弟们最喜欢他请回来交流讲经的,便是普陀山的弟子。在对于普陀山的认知上,师傅与我们的想法惊人地一致,请普陀山的弟子请得尤为频繁。

    要说这普陀山一派的门派师傅,可是大名鼎鼎的观世音菩萨,那可真真是位哪里有苦难,哪里就有她的善主儿。按说,这普陀山的口碑其实要比我们化生寺要好得多得多,但观音大士平日里作风比较低调,携一众女弟子清修,并不怎么入世,于是受皇家香火、为捐香火钱的众人诵经祈福、等等之类的红尘俗世就都落到了我们化生寺头上。话说普陀山不在长安城里,离皇宫毕竟也远了些。

    我很好奇,这次师傅会请了谁来,私心里想的,当然希望来的还是普陀的弟子。普陀山的掌门师傅有派头,座下的弟子们也都风姿出尘,一派仙家端庄的大家风范,谈吐更是不俗,经常把我与师兄弟们说得一愣一愣的。而代表普陀而来过的人中,最出尘,最不俗的那个人,便是玄彩无疑了,据说她是下一届普陀首席弟子最热门的人选。

    当上首席弟子,就相当于观音菩萨的代言人,地位大不一样,然而彼时我认为并没有什么用,就像我们化生寺的首席弟子,说起来岂不还算是释迦摩尼他老人家的代言人,然而终究也不过是我们寺里的一个小和尚,而玄彩,终究也不过是普陀山的一个小尼姑罢了。

    而首席弟子要脖子上挂个写着“首席弟子”的牌子,一天到晚地在门派门口站岗,冲着每个进出的客人点头哈腰地“欢迎光临”“欢迎下次光临”,时不时还要为了维护门派的脸面,接受一些外来的莫名其妙的示威挑战,还有本门的一些想下次当首席的有志青年的挑战——各门各派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打败当任首席才有竞选下任首席的资格。

    对于这种会辛苦到吐血又没有什么实质性好处的职位,我自己一向敬而远之。很不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挤破头去争。在一次本门现任首席点师兄又一次被打得头破血流回来时,我好心地劝导他,他只是不屑地哼了一句:“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

    这话我很不能认同。对于一个从小以做一个优秀剑客为目标的化生寺俗家弟子来说,我在剑术上的造诣绝对比什么佛光普渡针灸治人之类的来得高。换句话说,我揍人比救人绝对要靠谱得多,在主攻佛法与各种救病治人之术的化生寺一门里,我相信鲜少有师兄弟是我的对手。也就是说打败现任首席并不是什么难事,这之后拉拉票,我其实很有机会当下任首席。然而如同点师兄看不起我不愿同我多讲一般,我其实也很懒得与他争辩,毕竟,是他自己作死讨苦吃。

    然而在对待玄彩极有可能出任下一任普陀首席的问题上,我表现得要更关心些。毕竟,眼看着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尤其是自己还挺有好感的单纯得像一张白纸的小姑娘去受苦,是尤为于心不忍的。于是,在她第一次拜访我们寺院时,我再次跟她重复了曾跟本门首席点师兄谈论过的关于当首席值不值的问题。我表示,各门师傅真是老奸巨猾,给个虚无缥缈的头衔便让各门好手争先恐后地出卖自己的精神与肉体并以此为傲,简直没有什么比这更令人发指的恶行。

    她很认真地听完了我的意见,没有露出惯常人们在听到我这番话后的鄙夷神情,这让我对她好感倍增。但同时,她也很严肃地问我:“路师兄,你为什么那么想成为一位优秀的剑客?”我说,我喜欢行侠仗义快意江湖的感觉,啊,玉树临风,啊,来去自如,很潇洒很厉害的感觉有没有?

    “那你除了心中的快意,又能得到别的什么?”

    “并没有……”

    “但那是属于你的荣耀啊,每个人都有自己认为值得去拼力而为的荣耀。”

    她跟我说这番话的时候逆光站着,那时候夕阳在她身上绘出一圈淡淡的金色光辉,映衬着她认真的神情,神圣而不可侵犯。

    那应该算是我跟她第一次正式地论道。她没有满口“空即是色,色即是空”“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阿弥陀佛”“善哉善哉”之类地教育我,只是简简单单的几句话便轻易地瓦解了我的自以为是。

    我想,大概就是在那个时候我便无可救药地崇拜迷恋上了她的风姿吧。




    这个冬天发生了两件了不得的事情。

    第一件事就是,在我又打扫了很多天的院子后,方丈师傅还没有回来。这次离寺的日子已经超出了以往任何一次,我有些担心师傅是否已经被野狼叼走,尽管这种担心并没有什么科学根据。因为我们化生寺平时研究的都是些治病救人之术,而师傅作为我们一门之主,岐黄之术之高自不必说,就算打不过,至少也不会轻易让自己丢掉性命,更何况,我曾亲眼见过他如何凭一席唠唠叨叨的话叽歪死了几只小妖。而作为一个出家这么多年的老和尚,就算做不到四大皆空,也不至于被什么美貌女妖勾了魂去,况且喜欢他的美貌女妖想必也是凤毛麟角。总之,排除了种种可能性,我很难想象有什么事情能绊住师傅他老人家回来。然而,方丈师父就是逾期了很久未归,我只能猜测是出了什么难以预料的了不得的大事。

    另一桩盘桓在我心里了不得的事就是,今年可能没人来开佛法会讲经了。这个事情很好理解——师傅没回来,自然没人去请普陀山的师姐师妹们来。这个结论实在是让人沮丧不已。

    当然,没有普陀的师姐妹们来固然让人忧愁,师傅行踪不明更让人担忧。譬如我,因为不知道师傅行踪,总担心他下一刻就出现在门口,正好逮着偷懒的我然后罚我去抄经书。于是我只能一天天尽职尽责地打扫着满院子扫不尽的落叶子。

    担忧归担忧,我却也没想过去寻他,毕竟,如果是师傅他老人家都搞不定的事情,我去了也白搭。我不知道寺院里其他的师兄弟以及师叔伯们是否跟我一样的想法,总之,都没有谁提出来过去找他回来。或者也许大家觉得,方丈师傅其实在与不在并没有什么区别。反正,小事都有我们去干,大事由方丈师傅指示或师叔伯们指示并没差。

    所以实在要说影响我们生活的大事,其实大概就只有没人来讲经这一件事。

    可是生活还要继续。

    茶余饭后,照例我会上街走走,幻想着碰上一两个拦路抢劫的毛贼,如此我便可以大喝一声:“大胆毛贼,光天化日之下胆敢当街抢劫!”愤而拔刀相助,展现我的侠客风范,正大光明地好好打上一架。可惜在现今唐王治理下,社会治安还不错,所以幻想终归只是幻想。虽说社会安定是好事,我总有些遗憾没有自己一展风采的地方。

    就算有些邻里不睦的口角之争,也自有大唐官府里的人去做调解。有次还碰上大唐官府的门派师傅程咬金师傅亲上现场,我礼貌地想跟他打声招呼,程师傅率先看到了我,爽朗地一笑:“啊呀,这不是小路嘛,又吃饱了没事出来闲逛哩,这两妯娌一直争吵生不出儿子到底是谁的问题,来来,你来给她们把把脉调理调理?”我缩了缩脖子,手搭在耳朵上,拉长声音大声地回答说:“啊……程师傅,你说什么?上次给我给你送信送镖送挺快的?……不用这么客气特——意——谢——我——!”然后迅速从看热闹的人群里挤过。

    说起送信这个问题,现在科技进步很快,如今官方研制出售的传音纸鸢可以轻轻松松地把想说的话送到任何地方,然而我们这些佛门小僧却还是要时时做一些跑腿送信的活儿。用师傅的话说,有些机密文件不适合用传音纸鸢。一次师傅把一封正准备装进信封的信掉在了地上,我看到信里龙蛇舞走地写着女儿村的桃花开了,新的一年想必也新收了不少弟子,要不要一起去走访走访互相参研、交流心得、指导指导新弟子之类的云云。面对我质疑的眼神,师傅有些尴尬地咳了两声,拉过我小声说,其实是这样的,你看我们就这么大点的院子,养了这么多人,不能让大家觉得我们光吃饭不干活儿很闲……传音纸鸢也有点贵……

    我恍然大悟,成天扫那些掉叶子的树掉下来的叶子大抵也如此。师傅又高深一笑说,不过,妙处远远不止这些,你现在还不懂,以后……也不见得你就会懂。当然,这些都不足为外人道。

    除了倒数第二句,对师傅的话,我深以为然。

    而送镖是这样的。

    去给长风镖局的郑镖头押押镖,能赚点儿外快。不要以为我们这些粗茶淡饭的佛门弟子不需要钱。忘了说,我只是个俗家弟子,迟早是要娶媳妇儿的,而漂亮女人无疑需要重金保养呵护——对于我未来媳妇儿的美貌我从来都不怀疑。俗话说得好:一分两分攒到结婚。我目前不怎么需要钱不代表以后的媳妇儿不需要钱,不代表以后媳妇儿生的小孩儿不要钱。男人要有责任心,不能只顾自己。

    给高堂养老倒是不需要。我爹妈死得很早。

    如若自小便没见过父母也罢,偶尔还能做做白日梦,自我安慰自个儿指不定也是个官二代富二代之类,自小走失在外,抑或哪个大户人家的私生子也好,总有一天老爹或是老娘会驾着七彩祥瑞来接我。

    而事实上,在我4岁还是5岁的时候,我爹妈把我送到了化生寺,跟空度老禅师嘀嘀咕咕不知道商量了半天什么,然后就走了。临走前,老娘看着我,咯咯笑着,妖精一样花枝乱颤。食指戳了戳我的额头说,小路,要是我们没回来接你就是已经死啦,你以后也不必来寻我们。老爹点点头说,你都这么大了,相信能照顾好自己了。说完两人头也不回地离开了。这之后,我再也没见过他们。

    天底下还有比这更不靠谱的父母么?在我对他们有限的印象里,他们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好在家门口那块地还不错,种的菜不用怎么打理,总能接二连三地长出硕大结实的冬瓜南瓜黄瓜苦瓜各种瓜红萝卜白萝卜青萝卜各种萝卜,让一家人不至于饿死。

    爹娘几乎什么值钱的玩意儿都没留下来,除了长安富贵荣华坊社区一家人曾经住的小宅子。社区的名字虽然很高端贵气上档次,其实很普通一小区。就像不论留香阁的老鸨如何如何吹嘘自家的姑娘一个个多么倾国倾城美貌无双,事实上除了那一两个当红的头牌姑娘,其她大多数姑娘都挺普通。

    所以富贵荣华坊有大富大贵的地段与人家,但我们家显然不会是那些头牌中的一个。我家的宅子在个不怎么起眼的角落,隔壁邻居王大娘也只是个很普通的农妇。皇亲挨着贵胄,蓬户对着陋室。很好理解。

    王大娘人很好。我长年呆在寺里,并不常回去。王大娘时不时会帮我整理整理院子。把吃不完的萝卜与瓜卖掉。换的银子我都馈赠给王大娘以感激她对我的帮助。做人要懂得感恩。

    说起感恩。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就是空度禅师我师傅他老人家。

    爹娘没得早,我也算是自小在寺里长大。方丈师傅没少关照我。我曾一度担忧他要传我衣钵。幸而他老人家不知道出于什么考虑,并没有把我长期留在寺里的打算,只是把我收作了俗家弟子。这样子就不用剃头,更不用在光溜溜的头上烧出9个圆圆的小戒疤。不管是不是也许当年我爹娘跟他商量过要给我们老颜家留个后之类的,总之我非常感激他没有在念佛讲经做大和尚最后走上人生巅峰去做一名藏经阁深藏不露的高手扫地僧这一条路上教化我。虽然我确确实实一直在扫地。


                                                                                                                                                                                                                                                                                                        
  —— (未完待续)
1

路过

雷人

握手

鲜花

鸡蛋

刚表态过的朋友 (1 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