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悠扬的琴声清澈流畅,听众们无不停下手中的活计,欣赏这位从远方而来的少年琴师的弹奏。 一曲作罢,掌声经久不息,喝彩声此起彼伏。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形容是再恰当不过。 唯有一人对此不满,正是那少年琴师。 有人道:“您的琴艺已是天下少有,您还如此年轻更是难得,为何还不满意呢?” “差远了,还是差远了。”少年叹道。 众人不解。 “我来贵国,本就是寻师学艺的。”少年道,“我曾听说,在麒麟山上有一女子,琴艺超绝。当她的琴声响起时,林中鸟兽都被吸引过去。就连那些土匪强盗妖魔鬼怪,也被她的琴声感染,不敢出来作祟。不知道在座各位,有谁见过她?” 众人面面相觑,纷纷摇头。有人道:“公子,那不过是个传说罢了。我们都未曾见过。” “这不是传说。”少年道,“那女子还曾救过一个书生。” 众人议论纷纷,均认为不曾见过那么一个女琴师。 “故事的确是真的。”一个突兀的声音响起,原是一僧人,长相有些奇特。先前因为他一直默不作声,很多人反倒没注意到他。 那僧人继续道:“贫僧也曾见过那位抚琴女子,她就住在麒麟山西边的半山腰上。” “多谢大师指点。”少年对僧人作了一揖。 “施主当真要去麒麟山?” “当然。”少年道。 围观的众人纷纷道:“公子,麒麟山上有各种妖魔鬼怪,你一个人去很危险的。”“是啊,我听爷爷说过,很久以前就有妖怪把当时的王后给掳走了三年。幸亏有几位大唐高僧路过,打败了妖怪,救出了王后。” 少年道:“无论前路有多危险,我都一定要找到她。” “施主倒是勇气可嘉。”僧人道,拿出一对金铙,“贫僧与施主有缘,这对金铙便赠予公子,能助公子逢凶化吉。” 少年怎好接受这样的馈赠?他推辞了几番,结果那僧人一个闪身就不见了。 众人啧啧称奇。 二 少年背着琴,独自一人走入了麒麟山。山上树林茂密,山草山花看不尽,山桃山果映时新。行走了半日,他便在一棵树下歇息,取出古琴,弹奏一曲。 他本就天赋异禀,琴声清澈,仿佛能治愈人们胸中的窒闷。 像是有感应一般,远处忽然也传来阵阵琴声,与之合奏。很快,林中的鸟儿纷纷飞出,有的停在他的身旁,有的则循着那阵琴声而去。 少年十分激动,看来自己快要找到目的地了。他收拾好行装,继续出发。 一路相安无事,循着琴声,他终于在半山腰找到了一间屋子。那恐怕是麒麟山上唯一的一间屋子了。 琴声戛然而止。 少年轻轻敲门。许久,门才被人拉开。 开门的是一位少女。一脸的哀怨,似乎刚刚哭完,泪眼婆娑。 少年怔了怔,那少女便问:“公子何事?”声音有些冷淡。 “在下是来拜师学琴的。” 三 “公子是如何知道这里?” 少年道:“在下是一位大师指点的。” “公子又为何会来到这里学琴?” “其实在下是受家父所托,找寻当年的救命恩人……” 二十年前,一个书生因缘来到麒麟山,却因流连忘返忘记了时辰,待天黑的时候发现迷了路。 没有一丝月色,树木隐隐的,闪着磷火,鬼影幢幢,远处忽然传来了几声狼嚎,使得整个树林变得阴森恐怖。 书生害怕得没头没脑地跑,结果不但没跑出树林,反倒惹来了几头野狼。眼看自己就要成为它们的晚餐,书生痛苦地闭上了眼睛。 这时,一阵悠扬的琴声传来,沁人心脾,书生只觉得自己不再害怕了。当他睁开眼睛的时候,竟发现那几头狼转身跑开。 显然,这琴声救了他一命。书生觉得不可思议,但既然有琴声必定有人家。于是他便循着琴声,找到了一间屋子。 屋子里住着一位年轻貌美的姑娘,十指纤纤地拨动着琴弦。书生很感激姑娘的救命之恩,对姑娘的琴艺更是赞不绝口…… 四 “那书生便是家父。”少年道,“我自幼学琴,为我请了许多名师,却总弹不出那种能把狼给惊退的琴声。于是家父决定让我找到当年那个姑娘,拜她为师学琴。” “年华易逝,韶华易老,”少女幽幽道,“二十年了,再年轻的姑娘也老了。” “姑娘可否带在下拜访那位琴师呢?” “公子真的要见她吗?” “是。” “你会后悔的。” “为何?” 此时一阵凉风袭来,少年不禁打了个颤抖。眼前一晃,猛然发现面前多了一人。 来人是名女子,半老徐娘。丰盈窈窕,然面容清冷,仿佛看透了世事。而最让人惊讶的是她那头三尺白发。 少年惊道:“你是何人?” “我是何人?”白发女子冷笑道,“你不是来找我学琴的么?”手一翻,一把琴凭空出现在她手中。 琴是好琴,然而少年却看得目瞪口呆,不能言语。 “你可知道我为何会是一头白发?”白发女子道,“便为你那父亲所害!” “不可能!”少年道。 “为何不可能?”白发女子冷冷盯着少年,“你父亲自然不会告诉你,当年他是如何与我日久生情,流连忘返,最后不辞而别的。” 少年被她的目光吓得后退了几步,连连道:“不可能……不可能……” 白发女子道:“你父亲走后,我便不再弹琴。终日以泪洗面,一头青丝变成了白发。”她猛地欺到少年身前,“你倒是生得与那负心汉像是一个模子印出来似的。二十年了,他才记起我了么?让你来找我学琴?” “不!”少年推开白发女子,“我想我找错人了。能弹出那种绝妙曲子的女子,怎会是你这样哀怨的人?” 少年说着便向屋外跑去。 “想走?”泪眼少女忽然冷喝道。 五 天已经黑了。 少年觉得自己的生命也到了最黑暗的时候。 他回想着自己的经历。在众人面前弹奏了一曲后,打听那女琴师的事。众人都说未曾见过传说中的女子,唯有一个长相奇特的僧人告知自己答案。 自己为何就毫无质疑地就相信了呢?如今落到这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地方,命不久矣。 他想起自己不远万里来到这里,其实只是为了一睹那传说中的女琴师。并非父亲的嘱咐,而是自己不服。 他从小学琴,人人都称赞他的琴艺世无仅有。唯独父亲说“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就遇到一个琴艺超绝的女子,琴声可洗涤人心,驱妖避魔。 少年自然不信,然而父亲说故事的时候十分认真,让他的怀疑有些动摇。 世上真有如此奇女子?少年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便趁父母不备独自一人来到这异国他乡,不想遭此劫难。 少年看着缚着自己的长长白发,心道虽说从女子口中可以得知父亲说得故事应该不假,可这里哪有什么女琴师,分明是两只女妖精。 “妖精!可恶的妖精!”少年愤愤道。 “不错,我们确实是妖精。但我们未曾害过人,只想为我们的主人报仇。”白发女子道,“今日你落在我们手里,也是你命中注定,要怪就怪你的父亲,当年的负心绝情!” 白发一动,便缠上了少年的脖颈。少年顿觉无法呼吸。 “啪!”他肩上的包袱滑落在地,散开,露出一阵金光。 “叮!”包袱里的那对金铙摔落时碰撞了一下,发出清脆的声音,却让三人感到头皮发麻,脑袋嗡嗡直响,缠着少年脖颈的白发也松了。 少年猛地想起奇怪僧人的话。难道那僧人并非坏人,金铙真的可以驱魔? 他趁二女妖不备,捡起地上的金铙,敲了一下。 “嗡——”声音经久不绝,少年被震得头昏眼花,而那二女妖连声惊叫。 “嗡——”少年又敲了一下,顿觉两眼发黑。在昏过去的一瞬间,他看到多了两个人影…… 六 琴声悠悠,颇有安神之效。“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少年睁开双眼,发现四周逍遥缥缈,仿佛真处在仙境之中。 是梦境么? “施主醒了?”耳边响起突兀的声音,少年望去,是那长相奇特的僧人。 “这是何处?” “蓬莱仙岛。”僧人道,“泪妖镜妖已经收服,不会再出来找施主麻烦了。” “泪妖?镜妖?” “施主所见的泪眼少女实为泪妖,而白发女子则为镜妖。她们是琴仙的一滴眼泪和镜子因为怨气而化成的。” “琴仙?” “琴仙,正是你一直想找的女琴师。” 七 琴仙是很美丽的仙女。 她席地而坐,手腕轻轻一转,琴便摆在面前。白皙指尖轻拨慢挑,一首新曲渐渐成形,乐声洗练,随风漾开,回荡在整片仙境之中。 那相貌与那白发女子颇为相似,唯独没有那股清冷。 “我出生时双腿便有残疾,后被父母遗弃在麒麟山中。所幸照顾我的奶娘将我当亲生女儿般抚养。我曾为自己的身世而伤心,日日落泪,对镜自怜。唯有每日弹琴能让我断了这些想念。” 琴仙幽幽叙说自己曾经的故事。 “二十年前,我确实遇到令尊,他当时被三只狼妖偷袭,为我琴声所救。我与令尊只是萍水相逢,并未有其他交集。后来我因缘得以飞升成仙,在这蓬莱仙岛里抚琴。却不曾想我的一滴泪和镜子,在我离开后,吸收了麒麟山中的妖气,变化成精,误以为我与令尊有过情谊而产生怨恨,在二十年后欲要伤你性命。幸亏这位来自小雷音寺的高僧救了公子一命。” 僧人道:“阿弥陀佛。世间万物皆有因果。当日我见到施主时,便料到施主会遇此劫。” 少年道:“原来如此。我本想见识下父亲所说的弹琴女子,没想到竟有次遭遇。” “你的琴艺已是非常不错了。只是心还有些浮躁。日后弹奏若能平心静气,相信你也能弹出绝世的琴曲。” 年轻的琴师低下了头。 琴仙又道;“世间万物,皆有灵性。当你用心去感受时,才能体会得到。你为何学琴?又为何弹琴?只是为了一决琴艺之高下,还是想着为人们带来欢愉……” 少年若有所思…… 八 年轻的琴师离开了蓬莱仙岛,回到了家中,却没有告诉父亲自己的遭遇。 他只是从此刻苦用心弹琴。二十年后,终成一代宗师,世人称之为“琴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