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烂片啊】远看一座城池,进去满脚 打字机器李亦树
1 2013-09-18 19:18:07
下午刷广告说《一座城池》是烂片,就有基友问我,觉得《致青春》,《小时代》,《一座城池》三个片子比较起来,好坏到底如何。我觉得反正都是热门书改编,先分析下彼此的优势劣势,看看有可比性没有。
《致青春》写情感,校园题材导致故事环境局限,人多且杂,时间跨度大,投资又高,观众对赵薇预期也高,因此创作难度算是三个片中最大的,最后成片,虽然后半段有些散,但是至少前一个小时水平还可以,且拍的精细,最后的整体是基本合格。
《小时代》,优势是票房的根基很稳固,有广大的粉丝神教,但是小明天生的嘲讽光环遭人愤恨,舆论不占优势,加上毕竟是隔行之作,影片创作上整体弱了点,片子本身较差,但运作手段和演员阵容还行,虽然上映骂声一片,但票房好看,没赔钱,算是闷声大发财。
《一座城池》,刚打出题目时候,我可是就对自己说了,要理智,要客观,要理智,要客观,但还是没忍住,我嚓,烂片无疑,烂到人神共愤,简直毁三观,估计能进年度前三滥,努把力可能还能夺冠呢。这点,可能在韩寒自己微薄上极力撇清关系就能看出,影片的问题确实比较大,虽然韩没参与,但是从原著到营销,其实消耗的都是韩寒名声。
说实话,把《一座城池》这么个项目烂成现在的样还是挺不容易的,为啥呢?《一座城池》,虽然投资规模小了点,但是有自己独特优势的,一方面韩寒粉丝多,且相对人缘好。另一方面是小说本身时间跨度短,环境在校外,意味着更精彩,多改编余地,且小说素材都是现成段子,黑色幽默以及接地气的风格,是最容易出电影趣味效果的。且是《小时代》后上映,口碑有小时代接着底,不说名利双收,至少也是稳中取胜。而且《一座城池》其实具备类型片的典型素材,这类吊丝胡混的青春片,美国人拍了一大票,没事见见猪跑耳濡目染一下也行啊。 但
结合各自的出发点和诸多因素,拿出最后的成片结果来看,《一座城池》显然搞砸了。尽管大家对韩寒的心理预期很宽松,有点水准,哪怕比郭高点就行,但是从成片看,至少在剧本和故事角度,显然不会比《小时代》高到哪去(整体看可能还要糟)。
虽然我对韩寒没偏见,觉得有的公知文写的还不赖,但是感觉把小说到电影的改编过程全是胡逼弄,导致了每个地方都有问题,几乎没了分析的必要,简单总结起来就三句话,很不用心,能力不足,胡用资源。
先说不用心,态度不认真很容易发现,比如画面和镜头非常的粗糙,基本是大学编导专业作业水准,可能还是三本。对不起,千万别用低成本来当借口,你自己看看那些室内场景,什么黑乎乎的布光啊,什么潦草随意的布景啊。房祖名去旅店找王太利回合,那王太利脸上完全没补光跟黑鬼一样。然后他们租住的房屋,一点人气都没有。亲啊,经费不够多找2人举个反光板行不,道具不足回家扯块窗帘行不,搞了半天还没三万块钱的婚礼微电影认真呢。好歹是进电影院上大荧幕的啊,这么粗糙的制作给跪了。
再说说能力不足,原著故事也很烂,所以我们就不去讨论什么主题节奏结构这些东西了,只用最最最低的标准来看,连四个字“言之有物”都没做到。假设路人甲问观众乙,一座城池讲了个啥,你让人咋回答啊,是泡妞,是逃亡,是开公司,是校园生活,是爱情麻烦五选一稍微上点心行不,稍微起承转合下行不。东一榔头西一棒子,剧本是撕小说粘贴的吧,糊弄成这样第二次给跪了。
最后说下胡用资源。先说主演就不合适,故事发生在北方小城,可房祖名哪里像北方人,俨然已经成为了内地片杀手,本来还凑活的台词和语言包袱,经过他嘴里那说广东版本儿化音普通话一润色,完全是毁片专家啊,从太阳到李献计到一座城池,台词一贯渣,强烈建议除了英语片和粤语片找他外,只负责演个哑巴得了。而好好的王太利,老男孩演的多生动感人啊,在本片里却全没用武之地。(能看的演员也就他)。至于音乐,真不是来句左小来来句阿诗玛就高端大气上档次了。因为情节一塌糊涂,导致音乐和影片内容完全没联系。最后918中秋连十一佳,本来挺好的档期,交来这么一烂片,这么埋汰资源第三次给跪了。
亲爱的【韩粉】们,虽然我是觉得原著不算好书,但是也不至于不能要啊,小说提供的那些素材,小细节小桥段小俏皮话还是够用的,挺容易处理成一个简单的青春片。
第一部分开片先是铺垫铺垫王太利和房祖名基友情,主要区分强化人物,一个花花公子一个胆小蔫坏,重点把王太利和女朋友关系弄的温情点,别那么急着跑路,先二十分钟好歹能让人有点感受进去。
第二部分是小城生活,就分两条线,一条是旅馆安家,意外认识当地那个土鳖学生,以及混熟了后开小买卖之类的趣事,就是所谓“求生挣钱”。另一条线是写2人精神和感情,一虚一实,虚的是房祖名胆小恐惧噩梦,实的是王太利是泡妞不成功,又想老婆越发孤单。小说其实已经具备现成的材料了,那二逼艺术家和王太利是合伙关系,而他女友又是王太利心仪对象,多容易把两条线合而为一,加上俏皮话和桥段就是重场戏。小城生活,毫无疑问是有清晰的起承转合空间和逻辑的。
第三部分稍微留个15分钟,用来蛋逼以及抒情,自首重获新生,重点写写物是人非,差点社会新闻,以及出场角色大回顾,比如前面留点伏笔,这里顺其自然照应下,有水平的话把房祖名初恋点一下,没水平就算了,结尾加点旁白闪回点人脸上个抒情音乐完事。
诺,这里说的很粗糙,只是示意,但从电影改编难度来说,事多人少台词好玩,绝对要比《致青春》的素材容易处理多了,本来是个人物关系和性格成立,结构非常清晰的故事,现在搞的烂七八糟的毫无情节组织关联,也真佩服他们下得去手,好歹是专业团队,就没人劝一句,咱这胡逼弄不行吧。
我估计也劝了,但是晚了,估计原计划的又飞又牛逼,结果剪完了团队大伙投资人一看,哥几个这下慌了, 这支离破碎的要完蛋啊,咋整,要不加点动画加点字幕挽救下吧,要是有人质疑说咱没故事,没事,咬牙挺住,这就是表达啊,是风格,是艺术啊。艺术这玩意,总得宽容吧。
唉,这样一个烂玩意,想让人宽容也挺难的啊。抠鼻子。
刚无聊准备去看呢啊
搜索着出来个豆瓣评论
然后就不想看了
还蛮喜欢这本书的
永久妹妹和C
都远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