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主: windery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哥哥我活着从灾区采访回来了,宾馆的床真是太舒服了。。。

  [复制链接]
1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0:33:4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贵州

在雅安地区,两样东西每天都能看到,天上的是来来往往的直升机,地下的是大型卡车。
另外,芦山地区余震不断,最后离开的时候,楼主对普通的余震的感觉神经末梢已经坏死。
【论坛近期活动汇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7
发表于 2013-4-25 10:35: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山东
为啥不用直升机。。哎。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8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0:39:5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贵州

当地村民的医疗物资非常匮乏,而且也不知道急救知识。
我们跟着的这个专业救援队送了很多消炎药,也和村民讲解了简单的急救知识。
城区和农村的差别真的太大了,你不去这些地方,不会明白中国到底能穷成啥样。
村里人告诉我,太平镇的很多青壮年都出去打工了,镇上很多人都是老弱妇孺,面对灾害,他们特别无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19
发表于 2013-4-25 10:42: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北京
回复 1# windery


   看站在哪个角度  对于受灾的人自然不是好事,不过对于官员  人家说多难兴邦  认为是好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0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0:42: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贵州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1
发表于 2013-4-25 10:43: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四川
空军太不给力了,要不物资早就不是问题了
而且,虽然物资充足,但太小气了,舍不得多定位空投,就算没人接收后期还是能够回收了。但对于缺少物资的地方,没准就是生与死的区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2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0:45:4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贵州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3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0:4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贵州

大部分医疗点的条件都非常简陋,而且医生们也累得够呛。
不过好在部队的军用医疗车开来不少,重症伤患能够在相对达标手术室里接受治疗。
我记得我走的时候芦山县已经进来一批活动板房和救护车,医疗条件已经改善不少。
只不过,下面的部分乡镇就没这么幸运了,连物资都进不去,更何况这些东西。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4
发表于 2013-4-25 10:50: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浙江
赶上直播类~留个位置下午看全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5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0:52:4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贵州

这位老伯仅剩的一点食物就是身边的这点豆子。
我们把身上的食物都给了这名老伯,但估计也撑不了多久。
希望物资快点到他们村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6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0:55:4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贵州

相比之下这个灾民安置点就要幸福多了,居然还有热腾腾的米饭!!!
远在重灾区的村民就很可怜了,连方便面都吃不上的他们,只能等着物资慢慢运进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7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0:57: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贵州

很多地方的水都呈这种暗黄色,村民只能用这个保障日常生活。
我记得这个图貌似是在龙门拍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头像被屏蔽
28
发表于 2013-4-25 10:59: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广东
提示: 该帖被管理员或版主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29
发表于 2013-4-25 11:00:0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广东
留个名

下午再看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30
 楼主| 发表于 2013-4-25 11:00:0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贵州
本帖最后由 windery 于 2013-4-25 11:37 编辑


芦山县的水和食物基本能得到保障,但要给孩子找口奶吃非常困难。
很多妈妈已经没法产出奶水,我采访到的某位妈妈就面临这个问题。
最后,村里的男人想办法从多营镇的物资转运点弄到了一箱奶。
运进食物、水的时候,也要适当配一点牛奶,不然这些妈妈们真的很无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