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编号 | 正确题目 | 答案 | 错误题目 | 答案 |
| 1 | 《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淡泊以明志,宁静而致远”? | √ | 《三国演义》中刘备见到诸葛亮家悬挂了一幅对联,写的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 × |
| 2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兄弟的思念之情? | √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东坡借这首词表达了对妻子的思念之情? | × |
| 3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辛弃疾的作品? | √ |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出自岳飞的作品? | × |
| 4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气渐渐转凉? | √ | “七月流火,九月授衣”,其中“七月流火”指的是天气炎热似火? | × |
| 5 | 《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孝悌”? | √ | 《论语》中认为“为仁之本”的是“忠义”? | × |
| 6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陶渊明的名句? | √ | “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是苏轼的名句? | × |
| 7 | 甲骨文最早是在药材上发现的 | √ | 甲骨文最早是在青铜器上发现的? | × |
| 8 | 吃年糕的习俗与伍子胥有关? | √ | 吃年糕的习俗与屈原有关? | × |
| 9 |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隶书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 √ | 草书、行书、楷书、隶书四种字体当中楷书是其余三种的起源? | × |
| 10 | 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咫”比“尺”更长? | √ | 成语“咫尺天涯”中“咫”、“尺”都是古代计量单位,其中“尺”比“咫”更长 | × |
| 11 | “鼎”的最初用途是烹煮器具? | √ | “鼎”的最初用途是祭祀用礼器? | × |
| 12 | “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23点至凌晨1点? | √ | “三更半夜”中的“三更”指的是凌晨0点至2点? | × |
| 13 |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辛弃疾的词句? | √ | “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是岳飞的词句? | × |
| 14 | 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立春”为起点的? | √ | 天干地支纪年始于汉代,请问这种纪年是以“正月初一”为起点的? | × |
| 15 | 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裴旻的剑舞? | √ | 唐朝文宗御封的“三绝”指的是李白的诗歌、张旭的草书和吴道子的画? | × |
| 16 | 《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诗经》? | √ | 《在水一方》的歌词来源于《楚辞》? | × |
| 17 | 名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的下一句是“此恨绵绵无绝期。”? | √ | 名诗句“天长地久有时尽”的下一句是“好梦由来最易醒。”? | × |
| 18 | 名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下句是“吾辈岂是蓬蒿人”?
| √ | 名诗句“仰天大笑出门去”的下句是“千金散去还复来”?
| × |
| 19 | 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长生殿》改编而成的? | √ | 京剧《贵妃醉酒》是根据《牡丹亭》改编而成的? | × |
| 20 |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乐曲? | √ | “阳春白雪”和“下里巴人”这两个成语最初指的是画作? | × |
| 21 | 名诗句“江作青罗带”的下句是“山如碧玉簪”? | √ | 名诗句“江作青罗带”的下句是“万里犹比邻”? | × |
| 22 | “水”字属于象形字构成方式? | √ | “水”字属于表意字构成方式? | × |
| 23 | 名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下句是“浅草才能没马蹄”? | √ | 名诗句“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下句是“春江水暖鸭先知”? | × |
| 24 | 诗人杨炯是初唐四杰之一? | √ | 诗人李白是初唐四杰之一? | × |
| 25 |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儒家学派的? | √ | 墨子的主要思想是“兼爱”,他所反对的“爱有差等”这一观点是法家学派的? | × |
| 26 |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苏洵、苏轼、苏辙? | √ | “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八大家”这幅对联中提到的“三父子”是曹操、曹丕、曹植? | × |
| 27 | 八卦中代表雷的卦象叫震? | √ | 八卦中代表雷的卦象叫坎? | × |
| 28 | 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下句是“远近高低各不同”? | √ | 名诗句“横看成岭侧成峰”的下句是“半缘修道半缘君”? | × |
| 29 | “黄粱一梦”中“黄粱”指的是“小米”? | √ | “黄粱一梦”中“黄粱”指的是“高粱”? | × |
| 30 |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武? | √ | 《孙子兵法》的作者是孙膑? | × |
| 31 |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书法的? | √ | “入木三分”这个成语原本是用来形容文章的? | × |
| 32 | 河姆渡遗址位于长江流域 | √ | “河姆渡遗址位于黄河流域? | × |
| 33 |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李清照? | √ | “词苑千载,群芳竞秀,盛开一枝女儿花”说的是柳如是? | × |
| 34 | 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晚春的景色? | √ | 李清照词中的“绿肥红瘦”描写的是仲夏的景色? | × |
| 35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李商隐的诗句? | √ |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是李清照的诗句? | × |
| 37 | 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舞蹈动作? | √ | 唱念做打是中国戏曲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段,也是戏曲表演的四项基本功,其中“做”指的是面部表情? | × |
| 38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陆游的诗作? | √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李白的诗作? | × |
| 39 | 战国时,提倡“仁政”、“王道”的儒家代表人物是孟子? | √ | 战国时,提倡“仁政”、“王道”的儒家代表人物是孔子? | × |
| 40 | “十面埋伏”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 √ | “破釜沉舟”这个典故出自楚汉相争的垓下之战? | × |
| 41 | 名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下句是“西湖歌舞几时休”? | √ | 名诗句“山外青山楼外楼”的下句是“疑是银河落九天”? | × |
| 42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悬挂于东林书院? | √ |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悬挂于石鼓书院? | × |
| 43 | 古代所说的促织是指现在的蟋蟀? | √ | 古代所说的促织是指现在的蝈蝈? | × |
| 44 | 名诗句“不知细叶谁裁出”的下句是“二月春风似剪刀”? | √ | | × |
| 45 | 名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句是“唯见长江天际流”? | √ | 名诗句“孤帆远影碧空尽”的下句是“不尽长江滚滚来”? | × |
| 46 | 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代表鲁班不姓“鲁”? | √ | 我国古代能工巧匠的杰出代表鲁班姓“鲁”? | × |
| 47 | 名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似曾相识燕归来”? | √ | 名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的下句是“暗香浮动月黄昏”? | × |
| 48 | 名诗句“蝉噪林逾静”的下句是“鸟鸣山更幽”? | √ | 名诗句“蝉噪林逾静”的下句是“山山唯落晖”? | × |
| 49 | “杯酒释兵权”说的是宋太祖赵匡胤? | √ | “杯酒释兵权”说的是唐太宗李世民? | × |